台北總會

您在這裡

人道動物農莊-要飯不要麵的荷蘭朋友

飢腸轆轆的我,一直在苦惱著,待會老公接馬可回來後,到底要請他吃什麼?吃西餐雖然可能比較合他的胃口,但我總覺得他大老遠從荷蘭來,不嚐嚐台灣的小吃,實在太可惜。 所以,我們夫妻就決定請他吃餛飩麵,沒想到馬可竟然用生硬的中文說:「要飯!」,還好這家店也有雞肉飯,否則就待客不周了。 都怪我沒做功課,一直以為歐洲人不太吃飯。其實,早期荷蘭人雖然以馬鈴薯為主食,但後來因為飲食多樣化,米飯的消費逐年成長。金融風暴之後,荷蘭人在家做飯的次數增加,米類的主要銷售點,從飯店和加工廠,轉移至零售市場。相較之下,台灣人吃米飯和會在家做飯的家庭,卻逐漸在減少當中。 馬可也很喜歡吃海鮮,但是,當蒸魚和醉蝦上桌時,...閱讀全文

沒有退休金的女性-面對高齡化社會

人類的平均壽命愈來愈高,代表著退休之後的餘年也相對的變長。當戰後嬰兒潮世代陸續屆臨退休,「退休規畫」開始成為社會的普遍話題與關注焦點。人人都在談論打算幾歲退休?要存到多少錢才能退休?……的同時,2008年10月1日起開始施行的「國民年金法」,核付人口卻已超過百萬,其中女性就佔了62.3%。 這顯示了許多高齡者是沒有退休金的,尤其是女性。而賴以養老的國民年金給付金額,與物價現況相較仍有一大段差距。 從不同面向來看待這樣的現象,首先,是女性高學歷、低就業,且有年年降低的趨勢。1998年有58.5%的女性就業,到了2008年,只剩49.3%,低於南韓的55.5%。女性即使就業,...閱讀全文

啟動婦女國是會議

台灣社會進步了!以前「男主外,女主內」,現在已經不流行了。很多女人都出外工作,家裡的事,男性也要一起分工執行。這是明顯的變化!所以新一代的男女,已經漸漸拉近彼此的工作承擔和社會責任,性別平等已不再遙不可及的目標。 三八婦女節的重頭活動 中華民國進入100年,「精采100」內有各式各樣的活動,其中之一就是「全國婦女國是會議」,這場婦女節的一個重頭戲將於民國100年3月7日和8日假國家圖書館舉行。為秉持參與式民主的精神,讓各界關心婦女權益和性別議題的團體、學者、民眾以及各級政府代表交換意見,在全國大會之前,分別由各縣市政府舉辦24場分區會議,婦女團體在北中南東舉辦5場,再加上中央部會舉辦9場,...閱讀全文

讓孩子找到自己的位置-以學習者為主體的12年國教(下)

上期刊登陳松根老師「談以學習者為主體的12年國教」的演講內容上篇,希望即將推展的12年國教能真正讓孩子找到自己的位置,發展自己的長才。本期接續刊出下篇。 找到並發揮自己生命的潛能 在健全的生活中,找到自己的興趣,找到自己優越的能力,找到自己的生命潛能,生活可以過得很快樂。找到潛能之後,培養這項優越的能力,走出一條有經濟價值的路。既能活出自我,又能夠擁有維生的基礎,在這個時代就是最棒的事。如果能夠走向創意、文化、美學、心靈的產業,潛藏著更大的經濟力。 現在最棒的產業並不是傳統產業,而是創意產業,更上位階是文化產業,再上位階是美學產業,而心靈產業是全球性的高位階產業。...閱讀全文

希望的曙光-坎昆會議面面觀

從2008年波蘭波茲南舉辦的第十四次締約國會議(COP 14),到去年期望愈大、失望更大的哥本哈根會議(COP 15),一直到今年終將邁向務實的基金機制與森林保育導向的REDD議題的墨西哥坎昆會議(COP16),筆者已經連續參加三次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會議(UNFCCC)。看著每次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結論所得到的褒貶不一,我更在乎的是每年臺灣的民眾因此而關注環境議題以及相關人權議題是否有受到重視,看能否因為每年年底召開的締約國會議喚起更多人開始思考自己國家面對氣候變遷的因應策略與措施,進而促使政府有更積極因應氣候變遷的做法。 聯合國氣候變遷金融機制...閱讀全文

[主婦聯盟合作社]可持續和平研究計畫見聞-實踐、生態、生計、文化

去年(2010)12月6~14日由我代表合作社參與在香港大學的工作坊活動。是續2008年8月17~24日,陳來紅代替謝麗芬代表合作社參與「和平婦女研究團隊」在寧夏銀川的「生態生計文化及可持續和平——行動研究工作坊」後, 各個參與團體報告兩年來的工作重點與成果。這次的主題是「理想和平生活的元素-生態、生計及社區文化的有機結合」。 這是一項為期兩年的學術研究計劃,由2008年下旬至2011年。主要參與者的背景來自竭力推動改善生態、建立可維持生計的婦女合作社、保育社區傳統文化等工作者。目的是整合中國、台灣、香港三地基層婦女的知識和經驗,確立從婦女的工作經驗上重新檢視和詮釋和平的理念和意義;...閱讀全文

掃除 年菜 春遊「綠」叮嚀 安全健康過兔年

農曆新年將至,家家戶戶進行大掃除、準備年菜、計畫全家出遊。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提供進行以上活動的環保小叮嚀,讓大家過個環保又健康的新年。閱讀全文

讓孩子找到自己的位置-以學習者為主體的12年國教(上)

編按:陳松根老師經常勇於臧否教育時政,為文、講演,啟發人心。10月19日他以「談以學習者為主體的12年國教」為題演講,希望即將推展的12年國教能真正讓孩子找到自己的位置,發展自己的長才。本會教委會成員林羨特為讀者摘要整理如下: 什麼是真正的教育? 什麼是真正的教育?僅止於知識的傳承與追求,絕對不是真正的教育。用一個簡單例子與大家分享科學與哲學的精神:在一個炎炎夏日,當大家齊坐一堂,在每個人的面前,如果能夠再擺上一盤冰冰涼涼的西瓜,是不是很棒!這時候,你相信大家吃的西瓜都很好吃嗎?如果你面前的西瓜並不好吃,你該怎麼辦?有的大學生很直接地回答:「西瓜如果不好吃,就不要吃呀!」這是一般人的簡單想法...閱讀全文

你所不知道的蔬菜真相-談蔬菜硝酸鹽問題

編按:11月初再次邀請本會顧問林碧霞博士針對蔬菜硝酸鹽問題,進行內部志工培訓,整理重點摘要如下。 現代人蔬菜攝取量偏低,而蔬菜卻也悄悄增加了污染性,包括農藥殘留和硝酸鹽問題。世界衛生組織(WHO)明白建議硝酸鹽必須限量攝取,因人體攝入的硝酸鹽會被還原成亞硝酸鹽, 並可進一步形成強力的致癌物質。雖然衛生署強調尚有爭議,但現已證實人體攝入硝酸鹽主要來源已非來自香腸,而是蔬菜,因此葉菜硝酸鹽絕對是個問題,應予以正視。閱讀全文

明年母親節與農委會有約

10月26、27日連續二天本會為「每人100元,守護好家園——疼惜土地,守護健康」募款計畫,舉行二次記者會,呼籲政府與消費者關切葉菜硝酸鹽高含量和進口水果農藥殘留問題。 但是媒體焦點投注在『硝酸鹽問題』,有意無意地忽略我們疼惜土地守護健康的議題主軸。因此記者會有關葉菜硝酸鹽含量過高的新聞曝光後,農委會展現效率,很快地在11月1日召開「研議訂定蔬菜消酸鹽含量事宜」會議,邀請本會和衛生署、農試所等相關單位代表以及台大生化科技系黃青真教授、蕭寧馨教授,中興園藝系宋妤教授與會;當日會議主席農委會黃有才副主委承諾六個月後,就調查報告召開檢討會議。 當天本會董事長曼麗首先發言,提出四點訴求: (一)...閱讀全文

頁面

Subscribe to 台北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