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總會

您在這裡

反核父親之路(1)-為了愛,從擁核到反核

有一個車諾比人類已經有所警惕,先進社會已經逐漸在實現核電歸零,出現一個福島核災後廢核更成為世界趨勢,而我們台灣仍在想要延役老舊核電廠並加蓋核四,這理由其實不過就是官商想要中飽私囊,不斷追加的預算,不斷任意憑台電自己想像亂蓋亂換包商的核四。 更重要的是就算發生核災,賠錢的也是台灣人民自己,官商根本不會、也不用從自己口袋拿出錢來,這是現在福島核災後正在上演的事實。 當我徹底閱讀過資訊後,我成為一個反核人士。不蓋你。閱讀全文

劉黎兒、幸佳慧吶喊:廢核遊行 缺你不行

兒童繪本作家幸佳慧導讀以日本廣島真實故事為背景的「SADAKO」繪本開場,讓現場的大小朋友更具體貼近的了解核電背後的故事。劉黎兒談了目前日本遭遇的現況,因為輻射污染,現在日本政府面對輻射污染,是以高容許基準讓汙染食品和物品等在全國流通,等於讓全日本共同承擔,也是讓全日本的孩子生活在危險之中。閱讀全文

聽反核故事 做反核海報 309親子上街反核去

「聽反核繪本、作遊行海報」暖身活動,由兒童繪本作家幸佳慧首次導讀《看不見的炸彈》、愛玩市集召集人謝明奇現場指導廢核海報,以及台南的氣球達人黃小琪全程義務協助支持,黃小琪更在現場折出「廢核小勇士帽」和「廢核寶劍」,獨家提供在現場完成反核海報的小朋友,下週至遊行現場參加「台南大隊」的孩子也可獲得「廢核小勇士帽」或「廢核寶劍」,歡迎台南民眾踴躍加入廢核遊行行列。閱讀全文

從米糖相剋到米麵相爭:台灣農業生產的轉變與困境

台灣從日治時期作為殖民母國的米倉和糖廠開始,轉變成戰後美援發展的麵粉以及玉米類雜糧進口的歷史變遷,來討論台灣農業從傳統生產業走向加工業之後,對於日用飲食轉變以及農村經濟活動的衝擊。閱讀全文

搖籃到搖籃-環境中心設計的商業模式

搖籃到搖籃的概念其實呼應過去搖籃到墳墓的設計概念,我們無止盡的開採資源導致地球資源耗盡,並且同時製造大自然無法分解的產品。閱讀全文

2/26(二)《春神跳舞的森林》繪者導讀/張又然先生

綠繪本小組邀請您共讀本土優良環境繪本,與繪者面對面, 透過創作者的眼睛與心靈,喚起台灣山林文化記憶。閱讀全文

人心之華 - 日本食育基本法之底蘊

2005年通過的〈食育基本法〉強調的理念與家庭互動關係、飲食文化傳承、國民身心健康、食糧生產及環境保育等議題息息相關,最終目的是為了促進國民身心健康及養成豐富的人性。不同於我們從日文的'食育'字面直接聯想的就是飲食教育,它包含了飲食的指導、飲食教育及食農教育,是以一種國民運動的方式從政府機關到民間組織共同推展。閱讀全文

漫步街頭的孤獨美食家

隨手翻閱從朋友手中接過的這本漫畫,像昏黃燈光下的電影畫面一幕幕閃過。 彷彿如主人翁般置身於錯綜複雜的巷弄,望著紙本上雖然黑白但卻顯得可口誘人食物流著口水,隨著故事進行,體驗日本獨特有禮中帶點疏離的文化氛圍。 看見他一個人大白天吃著燒肉,我想起阿部寬在〈熟男不結婚〉中一個人故作悠然大口吃著燒肉的情景。他是真的開心嗎?他是不是很想約夏川結衣一起來?他是不是期待著有人可以體會他嘴賤碎碎念行為中散發出的那種孤獨? 想起無數次一個人吃飯的夜晚。想起做飯給自己吃的情景。想起置身人群中卻感到寂寞的時光。 想起去過有名卻態度極差的餐廳。想起那對夜間揮汗工作卻不時拌嘴的麵攤夫妻。...閱讀全文

309全台廢核大遊行

北台灣廢核大遊行暨凱道守夜 3/9(六) 14:00 遊行集結@凱達格蘭大道 / 18:30~21:30 廢核晚會@凱達格蘭大道 / 22:00~凱道守夜&工作坊&燭光講談 3/10(日) 08:00「反核,不要再有下一個福島」升旗儀式閱讀全文

福,是一口田

1980年是人民公社的生產隊年代採「工分」制,讓許多農民在那時養成了惡習,比如由農民自己決定要不要上工,許多農民便只挑輕鬆的時候下田,反正收成好壞跟收入多寡沒有關係,一切國家買單,農民的整體形象日益低下。文革時,政府提倡「知識下鄉」,並非農民自發的,產生的知識也不是屬於農村。真正下鄉的是,化肥和農藥,不僅破壞了環境生態,也打壞了農民的敬天愛土的傳統。閱讀全文

頁面

Subscribe to 台北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