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總會

您在這裡

拒絕霸凌動物的環境教育 & 消滅動物地雷捕獸鋏行動

壹、拒絶霸凌動物的環境教育: 動物不會在戶外教學及環境教育缺席,卻常被忽略牠們受保障的動物福利,缺乏動物議題的檢視。餵食秀、動物餵食、動物表演、動物騎乘、動物觸摸、動物展示……這些與動物有關的議題,幾乎充滿各大遊樂場及農園,連釣青蛙都成為行程的賣點,依舊叫「教學……。 貳、消滅動物地雷捕獸鋏行動 : 2011年增訂《動物保護法》第14-2條「捕獸鋏條款」,未經中央主管機關許可,不得製造、販賣、陳列或輸出入獸鋏,違反者依第30條處新台幣一萬五千元以上七萬五千元以下罰鍰;希望從製造、販賣的供給端來遏止獸鋏濫用…… 參、關懷生命協會簡介 民國八十一年初,台灣民間興起一種殘忍的遊戲,名為「挫魚」。...閱讀全文

守護白色精靈─媽祖魚在台灣

『2006年,由中、美、日、德等國科學家組成的長江淡水豚考察隊,歷經三十多天、三千四百公里的搜尋,徒勞而返,正式為中國的「長江女神」白鱀豚(音ㄐㄧˋ)敲響野外滅絕的喪鐘。白鱀豚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被人類消滅的鯨目物種。』民眾可能聽聞過長江白鱀豚滅絕的消息,卻極少有人知道就在我們眼下,一群被暱稱為「媽祖魚」的稀有海豚也正悄悄步上這條不歸路。 認識媽祖魚 媽祖魚不是魚,而是一種居住在淺海水域的海豚──「白海豚」(學名Sousa chinensis,英文俗名Indo-Pacific humpback dolphin,中文俗名媽祖魚、中華白海豚、印太洋駝海豚)。聽到媽祖魚一名,...閱讀全文

食品公害何時了?─從1979年油症(多氯聯苯)事件談起

當代美國重要評論家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在其名著《疾病的隱喻》中曾指出,許多隱喻讓人們對疾病產生誤解、偏見與歧視,連帶也使得病人成為歧視與成見之下的受害者。她並以肺結核、癌症與愛滋病等三種曾被視為絕症的疾病,說明一個社會對某種致死病症採取的負面態度,是如何讓患者因此承載了相當程度的責難與排斥。 桑塔格或許沒聽「油症」為何。若是她瞭解這整起事件的來龍去脈,以及受害者的窘迫處境,或許也會同意這種世界罕見的不治之症,應可作為《疾病的隱喻》第四種被分析的案例----因為多年來數千名油症受害者不只為身體疾苦所苦,更因油症被刻意遺忘與嚴重被污名化的結果,導致他們至今依舊噤聲不語,...閱讀全文

許我一個無電磁波公害的家

報告單位簡介: 2005年以降,台灣環境保護聯盟與各分會,於各地串連、協助電磁波受害個案,台灣環盟前會長陳椒華,同時也是台灣環盟電磁波受害者小組召集人,眼見有必要成立常設組織,進一步推動電磁輻射防護工作,乃至於訂定規範、提倡環境預警,遂於2007申請成立「台灣電磁輻射公害防治協會」。 本會為依法設立非以營利為目的之社會團體,結合電磁輻射受害者、自救會,以及關心電磁輻射危害之各界人士、非政府組織,推展電磁波防護及立法工作,以宣導教育、研究調查、受害者關懷、公害防治,進而建立安全電磁波環境,保障個人神聖的生存權利為宗旨。 六大任務 一、推展電磁輻射保護行動事項。 二、維護安全電磁輻射環境,...閱讀全文

敬邀您來參加4/27-29「2012均優學習論壇」

敬邀您來參加 4.27-4.29 的均優學習論壇。本論壇於2010年及2011年稱為「良質教育研討會」,2012年起改稱「均優學習論壇」。閱讀全文

2012 Earth Day - Mobilize the Earth:我們行動,地球綠動!

2012十億綠行動,還差你一個!閱讀全文

【食在好玩】專欄─飲食紅綠燈(2012.4)

【食在好玩】專欄-4月 主題:飲食紅綠燈 「飲食紅綠燈」是一個利用兒童熟悉的交通號誌來教導他們選擇正確食物的遊戲,「紅燈停,綠燈行」表示應多選擇綠燈食物,避開紅燈食物。 綠燈食物是新鮮、天然、適度烹煮調味的食物,如胚芽米飯、清蒸魚、炒青菜、新鮮水果等,這些食物的營養素熱量密度較高,在三餐中選擇搭配,可獲取一天所需的營養素,又不致攝取過多熱量。 油、鹽、糖含量高的食物被歸類為紅燈。油的來源可能是食物本身含油脂較高,如五花肉、香腸,也可能是在烹調或加工時加入了過多的油,如炸薯條、酥皮。 鹽和糖是歷史最悠久的添加物,食物以鹽醃或糖漬可延長保存期限,但卻容易使我們吃入過多的鈉或熱量,...閱讀全文

2012台北地球日市集(活動剪影)

2012台北地球日於2012.4.13-14於台灣館前廣場舉辦,本會以糧食自主與非基改作物為活動主題。閱讀全文

揭露美國基改食品不能說的秘密!

本文為2012.4.12舉辦之「基改食品危機解密」公聽會後記閱讀全文

安全飲食-從非基改食物開始(Jeffrey M. Smith訪台講座後記)

本文為《欺騙的種子》作者傑弗瑞‧史密斯(Jeffrey M. Smith)訪台講座師大場(2012.4.10)活動後記閱讀全文

頁面

Subscribe to 台北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