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報導

您在這裡

德國能源轉型中的公民身影(下)—公民參與能源生產才轉得動

今年夏天815大停電後,台灣輿論好像開始轉向,就連原本支持反核的民眾好像也開始立場搖擺,畢竟沒有電真的是太痛苦了,工商業的腳步也因此大亂。但反核或能源轉型是否因此就要走回頭路?我們認為不盡然,觀察國際上其他國家的廢核與能源轉型之路,其實有很多經驗值得我們學習。 德國從高碳排的褐煤大國和核電大國,設定目標要成為以再生能源為主的綠色大國。德國的能源轉型之路究竟從何而來?公民又如何參與其中?我國中央政府雖然提出了2025非核家園的政策願景,也修訂電業法將2025非核家園納入,但是觀察這幾年來的能源相關政策,或是近來終於試圖邀請更多民眾一起參與的能源轉型白皮書,地方政府或是人民的角色好像還是模糊不清...閱讀全文

德國能源轉型中的公民身影(上)—歷史文化如何促成能源轉型

今年夏天815大停電後,台灣輿論好像開始轉向,就連原本支持反核的民眾好像也開始立場搖擺,畢竟沒有電真的是太痛苦了,工商業的腳步也因此大亂。但反核或能源轉型是否因此就要走回頭路?我們認為不盡然,觀察國際上其他國家的廢核與能源轉型之路,其實有很多經驗值得我們學習。 我國政府雖然提出了2025非核家園的政策願景,也修訂電業法將2025非核家園納入,但是觀察這幾年來的能源相關政策,或是近來終於試圖邀請更多民眾一起參與的能源轉型白皮書,地方政府或人民的角色好像還是模糊不清。德國從高碳排的褐煤大國和核電大國,設定目標要成為以再生能源為主的綠色大國。德國的能源轉型之路究竟從何而來?公民又如何參與其中?...閱讀全文

傳播綠色種子的好工具-綠食圈公民報導工作坊活動後記

傳播綠色種子的好工具-綠食圈公民報導工作坊活動後記 本會從2013年起開始倡議「綠色飲食教育(簡稱綠食育)」,並且持續投入綠食育推廣志工的培育工作,在2014年底還提出「綠色飲食生活圈」的概念,並逐步開始建構綠食圈網路地圖,要讓全民一起透過生活方式來因應氣候變遷的衝擊與挑戰,從飲食開始做起,一步一步在生活中找到綠色元素與活動、消費場域,透過實際體驗與走訪綠食圈地點,讓民眾感受到生活可以有不一樣的選擇。 為了觸及更多群眾,每年綠食育推廣志工都會進入各地社區及校園,舉辦各式各樣的活動,想方設法地讓綠色飲食生活方式走進大眾的心中,不斷地散播綠色的種子。所以說,...閱讀全文

打造一座低碳里系列之五~減碳之路,始於行動(明興里篇)

8月,進入了我們在明興里推動系列能源教育的下半場,8月是台灣的用電高峰,我們透過氣候變遷繪本「浮冰上的小熊」讓大小朋友從北極熊的眼光來看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傷害。 隨著氣候的升溫,北極熊將連立足之地都沒有。世界自然基金會指出,如果海冰融化的趨勢繼續下去,三分之二的北極熊將在本世紀中葉消失。因此,在繪本導讀後,透過遊戲,讓大家透過站在越來越小的報紙上,來讓大家體會北極熊的艱難處境。 8月,大家經歷了一場大停電,對於能源的議題關注程度是更加的提升,很多人關心停電是否會影響台灣的能源轉型之路,而非常有行動力的明興里夥伴們,課程後,開始跟我們討論附近有哪些屋頂適合架設太陽能板。...閱讀全文

【活動報導】公民一齊轉:能源轉型不能沒有「民」

雖然已經持續數日濕冷的天氣,今日本會與新北市政府在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所舉辦的『公民一齊轉:能源轉型,不能沒有「民」』活動,仍然有上百位的參與者共襄盛舉,其中更有半數以上是來自新北市三個里的社區民眾。一個城市的能源政策該何去何從,是否能夠由一群隨機選擇的市民共同討論出來呢?荷蘭的烏特勒支市辦到了!就在2015年,烏特勒支市政府從38萬的市民中選出了165位市民,花了三個星期六的時間,經過精心規劃的論壇對話,由市民共同討論出一個讓烏特勒支在2030年達成「碳中和」(carbon neutral)的能源轉型計畫。 這個城市能源對話的幕後功臣─艾瑞克史邦斯(Eric Spaans),...閱讀全文

台灣的電力環境與智慧電網

歷過和平電塔倒塌和815大停電之後,我們才注意到電力的議題並不僅僅是「用什麼發電」而已。電塔倒塌使得東部的電廠明明有能力發電,卻無法將電輸送到需電的西部。大潭電廠因為供應天然氣過程中的人為疏失,使發電機組因為2分鐘的停止輸氣而停止運轉,也讓全台瞬間失去12%的電力釀成當晚的大停電。電力從產生到送進家裡的電器這條路上,在發、輸、配、用(售)這些環節上,都需要有順暢的運作,才能確保電力的穩定供應。本會請到了大同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的湯政仁老師,分享他在先進電表(Advanced Metering Infrastructure, AMI)和智慧電網的研究與實務經驗,除了解答815的大停電是否有可能避免,也提供我們對未來電力管理的新趨勢。閱讀全文

【媒體報導】公視我們的島:惜食運動

今年10月,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邀請長期在香港推動「廚餘審查」的團體「綠領行動」,來台舉辦工作坊。他們實際找了一家餐廳,請老闆分別保存一個營業日所產生的生、熟廚餘,再請參與工作坊的學員,將廚餘仔細分門別類,一項一項秤重、做紀錄。閱讀全文

【活動報導】源頭減廢,先從了解開始

▲圖1:本會邀請香港綠領行動的成員到「惜食餐廳」以小型工作坊方式帶大家一起了解「廚餘查核」的實際操作過程。(攝影:湯琳翔) 台灣在2006年後推行強制垃圾分類政策,大家對廚餘要分開處理不太陌生,但你知道你每天丟進廚餘桶裡的東東,究竟有什麼東西嗎?為協助台灣社會了解食物浪費查核如何能有效減少浪費及善用資源,擴展我國對減少食物浪費行動的認知和想像,本會於10月2日辦理「惜食工作坊」,邀請香港綠領行動的成員到參與本會「惜食餐廳」計劃的曬太陽洋食館,以小型工作坊方式帶大家一起了解「廚餘查核」的實際操作過程。 了解我們丟的食物至為重要 近年來,國際間在討論食物浪費議題時,...閱讀全文

【活動報導】台港兩地吹起惜食風,專家們如是說

本會於10月1日舉行「低碳生活,從惜食開始——惜食論壇」,除希望大家可以共同關心台灣食物浪費問題的嚴重性之外,更希望透過台灣的學者、專家和餐廳業者的角度,一同探討台灣食物浪費的根源及解決之道。閱讀全文

雙溪樹木園食農小旅行

主婦聯盟基金會第一次與屏東林管處合作,於106年8月27日,來趟雙溪樹木園食農小旅行,聚集了對生態、食安、旅行有興趣的民眾,一同深遊美濃。閱讀全文

頁面

Subscribe to 活動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