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章

您在這裡

【董事長的話】環保+農業+教育的綠食育

在新年初始,面對去年的陰霾,仍然無法揮去。假油毒油事件,大廠涉入頗深,造成消費者對食品安全控管,產生很大疑慮。沒有芝麻的麻油,沒有辣椒的辣椒油,這個世界成為化學配方的世界?如果再回溯,毒澱粉、塑化劑、起雲劑等等,無一不是跟常民生活的飲食息息相關。 我常在想,過去我們不熟悉的專有名詞,像「萊克多巴胺」「三聚氰胺」「順丁烯二酸」現在已經變成經常會掛在口中的話語,有些人唸不清楚,顛三倒四,但也知道這些是不好的東西。 終身學習,已經成為現代人不得不的生活教育。關心環境,不能再是少數人的事,也不能是口號治國。官員講安心,民眾就會覺得安心?有心的民眾,開始透過民間團體,一起學習面對,找出解決的方案,...閱讀全文

【2013年度議題】守護餐桌 基改風險不可不知

主婦聯盟等組織長達五年的倡議行動,使得台灣人民對基改食品的食用風險、環境危害及道德議題已有更多認知。而《食品衛生管理法修正草案》研擬將黃豆、玉米不得標示「非基因改造」的食品重量比率從原本5%加嚴至0.9%,終於與歐盟標準相同。 2008年起,由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綠色陣線協會與台灣大學農藝學系種子研究室共同發起「台灣無基改農區推動聯盟」。 2013年主要目標為促進民間意識覺醒。因此,陸續於3月成立「搞非GMO基改解密」臉書專頁、發起「我是人、拒吃飼料級基改黃豆製品」連署及「非基改店家特搜」等網路行動。此外,發行《守護餐桌-基改風險不可不知》折頁,...閱讀全文

我們把食物送進焚化爐(下)

其實,廚餘回收的推動,目的是希望資源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以減少環境的污染。面對龐大的食物垃圾問題,環保署近年雖已積極研究將垃圾作生質能源發電或生質酒精的可能性,可是,不論是廚餘用作發電,還是提煉成乙醇;抑或是送至焚化爐和堆肥場,始終是棄置後的處理方式,中間都會涉及大量土地、研發、營運和維修等費用。所以,若食物能在生產、料理、食用、剩餘的階段得到充分利用,便有機會減低食物棄置後的處理壓力。閱讀全文

我們把食物送進焚化爐(上)

台灣的廚餘回收工作,一直受到鄰近國家的讚揚。香港記者陳曉蕾,更於《剩食》一書中詳細報導台灣廚餘回收的情況,歷年廚餘回收量也有逐年增加之趨勢。但是,廚餘離開我們家中的垃圾桶後,真的有好好回收再利用嗎?閱讀全文

【2013年度議題】生活環保課程─實踐才是真正的環境教育

藉由一系列環保實作體驗活動,本會這群資深的環保媽媽不僅能傳承多年來力行生活環保的經驗與方式,更能降低民眾接觸環境議題的門檻。從生活小事中開始發現並嘗試解決,一直都是本會行動的中心思想。閱讀全文

【2013年度議題】志工培訓─培育未來主婦新力量

『我從來沒有參加過民間團體,經過這兩個月,我開始關心基改及添加物的問題,也常和朋友討論上課的內容,甚至推薦她來參加下一期的培訓活動。』~新進志工心得分享 2013年4月、7月及10月,本會以食安議題為主軸,開辦「食學知味」、「知食」及「生活食事」等三期志工培訓活動,每期八週時間,共號召七十餘位朋友一齊參與,人員組成涵蓋學生、家庭主婦、農友、退休人員到大學教授,堪稱近年本會最大規模的志工招募計畫。 全部培訓課程均由本會秘書處及資深志工共同討論,從認識基金會、了解食品添加物、基改科技爭議到蔬菜硝酸鹽議題,搭配觀賞飲食議題紀錄片及閱讀綠色繪本,課程最後二週則交由學員自行規劃籌辦各式分享活動。...閱讀全文

【2013年度議題】親子綠繪本─兒童環境教育的媒介

本會以綠繪本作為推動多元兒童環境教育活動的媒介,2013年共舉辦10餘場志工培訓工作坊及百場以上故事列車活動,參加人員高達5,000人次以上,可見綠繪本之魅力和社會對綠繪本作為兒童環境教育媒介之肯定。閱讀全文

綠繪本推廣之路─我的經驗分享

早年在從事生態教育解說與科學教育活動時,發現如果搭配有趣的名稱或小故事,大家就會記憶深刻。例如檸檬桉的樹皮光滑堅硬,遠望有如電線桿,當場詢問小朋友:「誰要來爬爬看呀?」自告奮勇者眾多,但是一個接著一個試過後,都紛紛敗下陣來,偶爾有腦筋動得快的人是採取疊羅漢的方式,當然不算。「哎唷!老師,好難爬喔!」我點了點頭:「對啊!連猴子都不想爬,因為根本爬不上去,更何況是你們呢?所以這棵樹的外號叫猴不爬。」聽到這裡,孩子們都笑開了,往往後來向別人描述起來都只記得「猴不爬」而忘了原來的名字。閱讀全文

我在綠繪本小組當志工的日子——志工經驗分享

在職場奮鬥多年退出戰場的我,近三十年的職涯讓我習慣了忙碌,甚至離職後,都讓我一度感到失落。 有二個孩子的我,在孩子小時候,買了相當多的兒童繪本和故事書,上班的忙碌成了我偶而推拖對孩子說故事的機會。但在輪值到孩子班級晨光時間非得對一大群孩子說故事不可的機會,卻讓我強烈感覺到閱讀不是口號,而是有潛在深刻的學習影響。 此時,離開職場成了另段開始的契機。 高中時期曾一度受過美術相關訓練,因而在面對所有繪畫藝術作品,總會有著平靜但悸動的感覺。我開始參加空大故事研習社社團讀書會,有更多的機會去了解及研讀繪本。指導教授方顥璇老師和社團夥伴個個都是故事高手,而那一筆一畫的筆觸和簡潔有力字句的繪本,...閱讀全文

污染總在清潔後開始

走進廚房衛浴,每個家庭都可見到瓶瓶罐罐、各種功能的清潔劑。市售的清潔劑大都是由化學物質合成的,效果越好的合成清潔劑,代表添加的化學物質越多,但有些商品的成分會毒害我們的身體,皮膚會吸收化學洗劑毒素且難以排出。日常生活中,若開始減少使用清潔劑、或選擇以下列舉之天然、低污染、容易分解、對環境友善的清潔劑做居家清潔,就可以達成愛地球的任務。閱讀全文

頁面

Subscribe to 專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