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章

您在這裡

怕停電、省電費、挺綠能?臺灣公民電廠正發威

在能源轉型的過程,公民電廠提供了另一種能源選項,更重要的是,將遙不可及的「發電」帶入大眾生活,並展現公民行動的可能性。閱讀全文

京都的公民電廠經驗——市民共有的公民電廠

日本京都不僅是全球知名的古都,更因1997年12月簽訂了《京都議定書》而聞名。為了回應氣候變遷議題,京都府投注許多資源,2012年以「市民共同發電」為名的再生能源推動計畫,就是由民間與京都府共同協力,到目前為止已經成立了37座公民電廠。閱讀全文

屋頂發電廠,首爾能台灣不能?

屋頂發電廠,首爾能,台灣不能? 民眾不該老是被設定成只能乖乖付電費,卻無法決定用什麼電的消費者。蘋果資料照片 台灣一直都很想贏韓國,最近棒球好不容易終於贏了韓國。讓國人終於吐了一口氣,但比賽畢竟是一時的,電力這項必需品,才更是台灣應該趕上韓國的。 先來看看韓國首爾,首先,2012年,首爾能源在「減掉一座核電廠」(One Less Nuclear Power Plant, OLNPP)10大政策下的「能源自主」,能源自給率由2.95% 就提升到 8 %。2017年更推動了「2022太陽城市,首爾」計畫,目標是:電力自給率2020年提升到20%。 而此時此刻的台灣,還糾結在究竟「要用肺發電?...閱讀全文

社區公民電廠:連結綠能與生活的「電路」

能源與我們的日常生活並不遙遠,其實社員平常在合作社購買食材,不只能「食踐」永續飲食,更能用吃的力量支持使用「再生能源」的生產者。 今夏由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在各分社舉辦的「日光講堂」,從氣候變遷底下的「生活就是發電廠」切入,帶社員了解與討論如何與公民電廠參與能源發電。北北分社場的一位社員便問起:「到底基金會推的公民電廠是什麼?」簡單說,就是以個人或是一群人的力量裝設再生能源發電設備,減少依賴大型發電廠,並用個人的行為參與再生能源發電,幫助台灣邁向能源永續。 透過日光講堂,讓更多社員了解公民電廠的理念,邁向實踐。  能源也要符合在地、時令 全民共享「綠益」 從講堂討論中觀察到,...閱讀全文

【公有屋頂要開放,標案內容友善市民參與】

「108年臺北市市有公用房地提供設置太陽光電公民電廠招標案(關渡國中)」一案,北市府的美意是開放公有屋頂,讓公民團體可以經營社區的公民電廠,但招標的內容有諸多要求,只適用於有資本競爭力的系統商,而非公民團體。基金會建議北市府應用不同的角度設計標案內容,未來才能讓更多在地團體,放心地一起推動台北市的公民電廠。閱讀全文

兼顧公民權益及環境意識的典範-紐西蘭促進地熱發電的關鍵

幾乎每個台灣人都泡過溫泉,但對地熱發電總有種熟悉又陌生的感覺。而紐西蘭默默發展地熱發電已超過1,000MW,他們重視原住民文化、強烈的環境意識及重視兒童已成為普世價值的典範。回頭看台灣的地熱資源分布範圍有8成以上位於原住民地區,紐西蘭的經驗正好是目前台灣「能源轉型」階段重要的參考。​​​​​​​閱讀全文

【觀念平台】台中空氣好了沒?就看減煤與市民大會

台中空氣好了沒? 就看減煤與市民大會 文:許心欣,圖:野志 台中的空氣品質到底有無隨著市長換人而換新?似乎政治傾向不同者各有異見。然根據觀察台中天空與空品數據的幾年經驗,以及身邊過敏族群的親身感受,今年空品確實有進步,官方監測數據有下降,民間PM2.5微感測器地圖出現大紅大紫的污染時數與範圍也比往年來得少,而且藍天時數有增加,但距離符合台灣PM2.5空品標準仍有一段距離,更遑論離WHO建議準更遠!也就是說,空品雖有改善與進步,但仍未達標,依然還是不及格的空氣,天空也仍未能跟北部常見清澈的藍天白雲相比,需要繼續加把勁。 中火減煤四成是重點 至於改善中部空品的利器-前市府常說嘴的《...閱讀全文

媽媽守護餐桌,政府能不能守護農地?

如果說守護餐桌是媽媽的責任,那麼守護農地不被違法侵占、我們所吃的糧食必須安全無虞,則是政府的義務。但散落在鄉間的農地違建工廠數量,根據農委會盤查,已經從經濟部統計的6.9萬家,加倍翻漲到13萬家。讓農田破碎化的違建工廠究竟要何去何從?長久以來工業排擠農業、良田遭到工廠侵佔等錯綜複雜的問題,在2020年6月輔導期即將屆滿之際,一一浮上檯面。閱讀全文

對不起,該搬家的是你,不是違章工廠

5月7日早上,那是個下雨天,環團在立法院前召開記者會,希望喚醒社會和朝野政黨最後一丁點的關注和良知,不要讓工廠管理輔導法修惡,不要讓全台數萬個農地上的違章工廠就地合法,永遠成為農人和消費者心中食安的不定時炸彈,更不要讓還沒上路的國土計畫就提早夭折。閱讀全文

鳳梨「興」勢力的崛起-富興社區

土壤品質差,水源也缺乏,反而促成花蓮的富興社區決定以鳳梨作為社區共同推廣的在地作物,並且推出鳳梨加工品,社區也有共識要保存造林地的自然生態,維持社區的農村和自然環境,讓小小的富興社區充滿了生命力。閱讀全文

頁面

Subscribe to 專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