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章

您在這裡

跟著主婦們惜食綠能垃圾分類一點一滴一起罩地球

八十年代以前,台灣垃圾分類觀念尚未普及,滿街垃圾、環境髒亂不堪。主婦聯盟志工媽媽看不過眼,便站在一個又一個巷口告訴大家要如何正確分類垃圾。之後又教大家做廚餘堆肥,希望有用的資源能滋養土地並減少垃圾量。閱讀全文

佛寺電力銷售中

日本從2012年起針對電力自由化政策,召開數次「電力系統改革委員會」,最終在2016年成功將日本國內零售電力自由化,電力銷售全數轉由民間電力公司經營,許多民間公司投入電力銷售市場,而淨土真宗本願寺本家西本願寺也在這個政策前提下,成立了「佛寺電力公司(おてらのでんき)」TERA Energy,投入再生能源的生產。閱讀全文

疫情延燒,不需末日般搶購!如何真正為糧食安全「超前部署」?

渡過眼前這場瘟疫的挑戰後,全球未來勢必將面對氣候變遷加劇下的糧食危機,我們應如何更有遠見的為我國糧食安全超前部屬呢?閱讀全文

Solar Sister 用女力,照亮女性的夜晚

在非洲,女性常需要把家用的40%花在購買煤油、蠟燭上,作為夜間照明。但這樣大的開銷,不但是經濟上的負擔,更有居家安全的疑慮。閱讀全文

公民電廠,為農電之爭找到並存之路

福島核災後,原本和能源無關的幾位市民,為了實踐在地的能源願景,開始投入在地能源的工作。除了再生能源的發展,主要推動者更認為自己也背負搶救日本農業的使命。閱讀全文

再生能源驅動的環境教育—京都公民電廠

將電廠與公民的生活做結合是有可能的嗎?「公民電廠」在台灣,應該有什麼樣的發展呢?透過本篇報導帶您了解日本的京都政府如何將公民電廠,推進市民團體與企業中,並透過學校引導學子了解能源就在生活。閱讀全文

2019年公民電廠六大突破

公民電廠成趨勢! 不但能減少空氣污染和碳排;發電後的售電收益,還可以用來回饋社區與民眾,讓綠能的好處由大家共享~公民電廠的發展在2019年有了六大突破,究竟是誰"電電"吃三碗公!閱讀全文

怕停電、省電費、挺綠能?臺灣公民電廠正發威

在能源轉型的過程,公民電廠提供了另一種能源選項,更重要的是,將遙不可及的「發電」帶入大眾生活,並展現公民行動的可能性。閱讀全文

京都的公民電廠經驗——市民共有的公民電廠

日本京都不僅是全球知名的古都,更因1997年12月簽訂了《京都議定書》而聞名。為了回應氣候變遷議題,京都府投注許多資源,2012年以「市民共同發電」為名的再生能源推動計畫,就是由民間與京都府共同協力,到目前為止已經成立了37座公民電廠。閱讀全文

屋頂發電廠,首爾能台灣不能?

屋頂發電廠,首爾能,台灣不能? 民眾不該老是被設定成只能乖乖付電費,卻無法決定用什麼電的消費者。蘋果資料照片 台灣一直都很想贏韓國,最近棒球好不容易終於贏了韓國。讓國人終於吐了一口氣,但比賽畢竟是一時的,電力這項必需品,才更是台灣應該趕上韓國的。 先來看看韓國首爾,首先,2012年,首爾能源在「減掉一座核電廠」(One Less Nuclear Power Plant, OLNPP)10大政策下的「能源自主」,能源自給率由2.95% 就提升到 8 %。2017年更推動了「2022太陽城市,首爾」計畫,目標是:電力自給率2020年提升到20%。 而此時此刻的台灣,還糾結在究竟「要用肺發電?...閱讀全文

頁面

Subscribe to 專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