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總會

您在這裡

塑化劑事件簿1 食品業,是良心事業

這幾個月,台灣的加工瓶裝飲料,大家都敬謝不敏,實在是被不法的添加物「塑化劑」(DEHP)嚇到了。主婦聯盟常在消費者教育中,製作沒有水果的果汁,有些學生自己在做實驗,也可以製作出來,所以早就有很多聰明的消費者,不喝瓶裝果汁飲料。這回連健康食品也有問題,讓人民對食品控管越來越沒信心。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台灣長期積非成是的商業行為,為了銷售賺錢,降低成本,增加利潤,售價中很大的比例用於行銷和服務,真正的食品材料成本是有限的。廠商使用了有害的材料,賺黑心錢,傷害的是台灣人的身體,以及生育後代的機能,影響深遠。這次「塑化劑事件」,已查出兩家供應商—昱伸和賓漢,提供給超過四百家廠商,波及九百多項產品...閱讀全文

塑化劑事件簿4 速化社會下的塑化危機

當草莓麵包沒有草莓蹤跡,當柳橙汁裡找不出柳橙顆粒,當一切味道都是人工調製,我們所失去的不只是自身的健康,就連後代子孫的存續也賠了進去…… 一次意外的檢驗,揭發了台灣有史以來最大宗的黑心食品事件—不肖業者在飲料、麵包、保健食品等非法添加塑化劑,其效應正如滾雪球般越滾越大。一時之間,全國上下人心惶惶,個個都怕自己受到嚴重毒害,尤其是身為父母的人,根本無法接受花大錢買給孩子吃的保健食品,竟然是毒藥。在食品裡用塑化劑替代合法的乳化劑,只有沒良心的商人才做得出來,社會道德淪喪至此,生活環境到處潛藏危機,讓人不免對未來感到憂心忡忡! 塑化劑無所不在 塑化劑的發明已有七十年,真正大量使用也有五十年之久。...閱讀全文

好食育~飲食教育的N種方式

自2008年推出「食在好玩:親子飲食體驗營」後迄今,該課程已成為本會暑假詢問度最高參與最踴躍的活動,越來越多的家長帶著自己或朋友的小孩,在短短的半天時間,透過討論、遊戲及動手操作的過程,了解自身飲食習慣和生活環境關係。然而,如何能將這樣的活動推廣給更多人參與體驗,一直都是基金會思考與努力的方向。 今年上半年剛好有機會與國立台灣博物館及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合作,我們便籌畫了5梯次的輔導員及種子講師培力活動,希望透過更多各界志工的參與,發想更多飲食教育活動並實際在地推行,讓食育種籽能在各地發芽茁壯,這其實就是我們推展飲食教育的起心動念。 5梯次的活動將近80位的學員,...閱讀全文

硝酸鹽解說員培訓-懷抱熱忱,當志工

硝酸鹽解說員訓練除了要學硝酸鹽對人體的危害外,還必需學蔬菜在園藝學的分類、硝酸鹽的氧化及還原反應、肥料的種類及運用、植物的光合作用、重量單位的換算、、等。只見每一位學員都十分認真聽講、做筆記、發問,在蔬菜檢測時也都實際動手操作,從切菜取樣到最後檢測試紙對照比色表都要求正確無誤。閱讀全文

新食器時代--一次用品減量

  又到仲夏時節,隨著暑期開始,外出旅遊人潮湧現,台灣今年夏季氣溫預測超過攝氏35度的日子將高達40~50天。在這樣的炎炎夏日裡,許多人喜歡來杯冷飲,解解室外高溫帶來的乾渴噪熱,但六月份爆發的塑化劑風暴,引起全國譁然,也逼得消費者不得不好好思考「如何在充滿毒素的環境中自保」。即使只是購買一杯飲料,原來也有許多安全的關卡要檢視。 一杯飲料的美味代價   除了未知的食品添加物風險外,紙杯與塑膠杯等一次用飲料杯也隱藏風險。消費者很少會注意攜帶式的一次用冷熱飲料杯材質安全:如紙杯內側的臘膜或PE膜是否有遇熱溶出問題;更鮮少有人能好好檢視容器底部的塑膠材質編號:如1、3、6號最好不要用來盛裝食物;2、...閱讀全文

[給你報報]基改新聞,非知不可

基改作物自1996年美國開始商業化栽種後,在跨國企業和政府的推動下,全球栽種面積不斷攀升。然而已有研究顯示基改作物仍存在健康風險,更帶來土地污染、農民權利糾紛以及基因污染的案件。台灣的法規雖未許可種植基改作物,但消費者不可不知國際基改訊息,以及對台灣的影響。 由主婦聯盟基金會與合作社、綠色陣線協會與台大種子研究室郭華仁老師組成的非基改小組,自2008年起開始進行非基改議題宣導,並推動台灣無基改農區運動。目前已有花蓮銀川永續農場、苗栗山水米公司契作農友、台南芳榮米廠契作農友等合計317農戶,共442公頃農地已宣告為無基改農區。(了解台灣無基改農區運動: https://gmo.agron...閱讀全文

綠食力-餐桌上的功課

從小,我在書桌前寫功課都很不專心,常面對牆壁天馬行空或一下子就會睡著。,等到我睡醒或被搖醒後,媽媽就會去煮宵夜,通常是一碗瘦肉蛋花湯或類似的小食,之後就帶著飽飽熱熱的肚子進入夢鄉。 長大後,一張面朝四方的餐桌,不會太孤單,又離食物很近,想休息就抓點東西來吃,家人隨時來來去去,就不會睡著,久而久之,餐桌,就成了我最愛的工作地點。 後來,我意外的進入農業相關行業,主婦聯盟是開啟我認識綠色經濟最重要的一個途徑。我所知有限的一切農業知識,都來自林碧霞、鄭正勇老師,這兩位前輩教我怎麼栽培柳丁,尤其是碧霞,從她身上我學到非常多的事情,除了隔空傳授果樹生理學基礎知識,...閱讀全文

聽見自然中心

你有聽過自然中心嗎?它是休閒農場嗎?你知道自然中心強調教育、保育、研究、文化、遊憩的功能嗎?那台灣有這樣的學習場域嗎?自然中心的經營發展概念是從國外引進台灣的嗎?就讓我來為各位介紹囉! 認識自然中心 自然中心(nature center)的概念源自於國外,由於都市快速變遷,人們渴望擁有綠地或公園,渴望與自然接觸,於是自然中心便因應而生。在歐美國家,連結田野現場與學校的學習起源很早。在英國1892年Patrick Geddes爵士在 Edinburgh設置了英國的第一個田野學習中心。透過中心專業的環境教育人力,協助教師進行戶外環境教育,並運用安全合宜的教學場地,...閱讀全文

石碇除了豆腐還有什麼?-二格山自然中心

遠離都市叢林,開著車在台九線上奔馳,路旁的風景是一幕幕的綠,深色的綠、淺色的綠、帶著亮黃色的綠、漸漸枯黃的綠……,不同層次的綠色在眼前轉換,真是看不膩的迷人風景!車子從台九線轉出,駛入幽靜的台47線,在一處佇立著兩尊螢火蟲木偶的大門前停駐,開始了今天與二格山自然中心的對話。 新氣息的二格山自然中心 二格山自然中心位於新北市石碇區的小山村中,占地約100公頃。二格山自然中心的成立,開始於創辦人方正泰先生一個單純的念頭:找回童年時候那種大自然最單純的美!於是,他一頭栽入了這個與大地共生共榮的理想世界。從創始期的篳路藍縷,歷經了高峰期的榮景與衰退期的挫折,二格山自然中心成立迄今,...閱讀全文

[合作社]-石化、寫作與生活

合作社台南分社在5月21日與「地球公民基金會」合辦了一場環境教育活動,帶領學員實地走訪承受石化之苦的高雄後勁。讓學員與後勁地方人士面對面討論,並嘗試提筆書寫、勾勒未來。 以下是參加活動之後,社員們所書寫的文字。 真相的背後 文/張素琴(合作社南社永華站社員) 尋求一方淨土、一口乾淨的水,一片乾淨無污染的土壤。就後勁人而言,竟是高不可攀的夢…… 報名參與這回「石化、寫作與生活」豐盛之旅,覺得很幸福感動盈滿心頭,同時也心疼長遠歲月以來後勁地區舊部落土生土長的居民心中永遠揮之不去的痛。誰來還原他們本來的生活環境?位居肥沃後勁溪中游、一向務農為生,其間溪水裡尚有快樂悠游的魚蝦……...閱讀全文

頁面

Subscribe to 台北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