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教資訊

您在這裡

台灣首座無基改農區-銀川米無基改農區宣告記者會 | 張佳怡/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2009/02/01)

台灣首座無基改農區-銀川米無基改農區宣告記者會 | 張佳怡/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2009/02/01)

2008年11月28日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這一天,在花蓮富里,由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綠色陣線協會及銀川永續農場四個單位,分別代表環境保護、消費者與農友團體,成立了台灣第一個「無基改農區」。 據調查,台灣過去並沒有任何作物區正式宣告為無基改農區,...(閱讀全文)

IFOAM基因改造的立場-基改工程與基改生物 | 李宜澤/匹茲堡大學博士候選人 (2009/02/01)

IFOAM基因改造的立場-基改工程與基改生物 | 李宜澤/匹茲堡大學博士候選人 (2009/02/01)

基因改造生物體已經成為大眾關切的議題,包括農作物以及整個環境生態都會受到基因改造的重大影響。基因工程被宣稱為人類在科學技術上的重大發展,因為這樣的知識,科學家可以讓自己的「能力」跟自然界億萬年才得到的結果是一樣有影響力。然而,基因改造工程所製造出來的新物種,...(閱讀全文)

為何反對基改作物?-談基改作物與無基改農區(上) | 陳思穎/綠色陣線協會 (2009/02/01)

為何反對基改作物?-談基改作物與無基改農區(上) | 陳思穎/綠色陣線協會 (2009/02/01)

科學家和企業家說,基改作物是增加產量、抗病蟲害、抗除草劑、解決糧荒的良藥;然而,過去自然界中從未出現這樣跨越物種藩籬的新作物,如今大肆種 植,對生態、人體健康造成的危害究竟多嚴重,誰也不能打包票。單一基因,不僅威脅生物多樣性,更讓原本維繫遺傳資源多樣性的傳統農民受到專利權的威脅。 「無基改農區」...(閱讀全文)

我的NPO體驗之旅<主婦聯盟X古川町> | 邱俐穎 (2008/12/01)

我的NPO體驗之旅<主婦聯盟X古川町> | 邱俐穎 (2008/12/01)

  在非營利組織實習的意義是什麼? 當我開始回想過去這一年的NPO參與過程,這個問題便不時的浮現在我腦海。   從國中開始,我就特別關心環境議題,如何能將環保意識深植人心,也許可以透過響亮的口號或一連串的新聞報導,但對我而言,透過教育,由生活小細節著手,才能真正地讓環保意識在生活中扎根。  ...(閱讀全文)

介紹《地球憲章》 | 陳慈美/生態關懷者協會祕書長 (2008/10/01)

介紹《地球憲章》 | 陳慈美/生態關懷者協會祕書長 (2008/10/01)

  視永續發展、民主與和平之間是不可分割的一個觀念,這種認知已經來臨。 ~瑪阿泰(Wangari Maathai)地球憲章委員及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地球憲章緣起 1945年聯合國成立,以促進世界安全為目標,強調和平、人權與平等的社會經濟發展。1972年在斯德哥爾摩舉行「人類環境會議」並發表「...(閱讀全文)

棕櫚樹趕走紅毛猩猩 | 陳修玲/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2008/10/01)

棕櫚樹趕走紅毛猩猩 | 陳修玲/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2008/10/01)

    紅毛猩猩的生活空間,因棕櫚樹園的不斷擴張,已被嚴重壓縮。全球暖化,替代能源受到高度重視,棕櫚油便是其中之一。   於是,東南亞的雨林被濫墾濫伐,改種棕櫚樹,紅毛猩猩瀕臨絕種的危機更加嚴重!其實,害死紅毛猩猩的兇手是人類,人類不但抓牠們當寵物,而且從食品、化妝品到汽車,都會用到棕櫚油...(閱讀全文)

園藝治療點點滴滴 | 黃盛璘/園藝治療師 (2008/08/01)

園藝治療點點滴滴 | 黃盛璘/園藝治療師 (2008/08/01)

  九十五年十月決定當全職園藝治療師以來,到處演講,不放棄每個可以實踐園藝治療的案子,從安養院老人、失智老人、視障者,到小學學童、中學青少年等。看著這些人的反應,宛如久封的鐵蓋裡,儲存了各式各樣的種子。當鐵蓋一掀開,陽光、空氣、水進來了,蓄勢待發的種子紛紛發芽,而其中竄得最快的,就是「老人」,...(閱讀全文)

生與死 | 范真琴/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2008/08/01)

生與死 | 范真琴/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2008/08/01)

  《兒子的同學走了》   短短一學期內,讀大三的兒子就參加了兩個告別式,一個同學是癌症往生,另一個女生則是自己結束了生命。   從大二開始,系上多數課程都以小組方式進行,這個女生能力很強,把同齡男生們個個比下去,一兩年下來,自然而然形成〝一個大姊大帶領幾個憨小弟〞的模式。男生們倒也對她心服口服...(閱讀全文)

再見,愛瑪奶奶 | 黃美釵/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2008/08/01)

再見,愛瑪奶奶 | 黃美釵/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2008/08/01)

  它不像一般繪本以繪畫來表現故事內容,而是以黑白攝影圖像取代彩色繪畫,記錄著一位美國老奶奶,面對死亡的最後一段生命過程。   作者和攝影是大塚敦子,1960年生。日本上智大學文學部英文系畢業後,1986年開始從事攝影報導的工作。曾親身經歷過幾次重大國際事件,她也從事野生動物的攝影。...(閱讀全文)

下鄉都市人的環保省思 | 張瓊齡/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2008/06/01)

下鄉都市人的環保省思 | 張瓊齡/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2008/06/01)

  長年在都市生活,對於都市取用了絕大多數的社會及自然資源而感到不妥的我,對於鄉村,曾有過度美好的想像,總以為,開發較少的地方,必然擁有都市早已失落的美好事物,也還有機會在它們消失殆盡前,保留下來… 近幾年,透過參與海外國際志工服務的機緣,在不同國度,造訪一些非觀光地區,再與觀光地區兩相對照之下...(閱讀全文)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