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總會

您在這裡

我的,河川母親 ──河川繪本教案分享

河流穿流不息地流經都市及鄉間,她是我們的母親,供應水源給我們飲用、灌溉及產業生產運用,但她也成為我們的排水溝。河流和人類及期間的動植物存在什麼關係呢? 藉由「奔流之河」、「山上的水」兩本繪本分享河川教案。閱讀全文

整治之後──重見天日的老街溪

老街溪是南桃園人重要的回憶,她灌溉過南桃園的農田,也承接著都市和產業的污廢水,甚至曾經像宮崎駿卡通中的白龍王一樣,他被大家遺忘。但許多夥伴的投入,這天河川重見天日,甚至還成立了老街溪河川教育中心。閱讀全文

逛市集-繪讀基改

炎炎夏日無處去?8/15&22星期六跟著主婦聯盟一起來逛市集、玩遊戲、吃好料,對基因改造找碴趣!閱讀全文

不再「電電」吃三碗公!用五個Q&A教你輕鬆節電

關於能源的五項疑問,你知道多少呢?文章內的五個Q&A教你輕鬆節電!包含認識台灣能源的結構、日常生活中該如何省電,以及一些省電的小技巧!閱讀全文

食育士食魚教育 乾淨俐落來吃魚吧!

全球人口倍增,是否未來將面臨沒有足夠漁產的窘境 根據數據統計,2015年全球人口來到73億人,並預估35年後全球人口將攀升至96億。 在面臨全球人口快速倍增的壓力,以及隨著發展進步人們追求更多可食用的海鮮種類之下,是否到了2050年時,地球將沒有足夠的糧食能提供給這個龐大的需求呢? 除此之外,徐承堉老師也講到,目前陸地上的糧食生產,不管是種植或是養殖,根本上都脫離不了淡水使用。所以如果我們能妥善利用地球上的70%的水域面積來生產糧食,將能大幅減少糧食缺乏的危機。 這時有學員提出疑問,「只能淡水養殖?怎麼常看到引用海水養殖?」老師解釋這是因為半鹹水養殖是台灣的主力,...閱讀全文

巴島能源教室,開幕囉

2020年,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和北投社大合作能源教育的第二年,我們一起建立了「巴島北投能源教室」,而巴島版能源教室的重點,在於於傳遞「在地發電在地用」的理念。我們透過舉辦「節電創能」,讓參與者了解生活節能、北投地熱發電的可能,以及庶民發電參與形式,以生活化的方式,了解並參與能源議題。閱讀全文

【節電創能工作坊@北投社大】太陽能DIY

今年夏天的氣溫以及發電量又飆破記錄,但今年夏天卻不若以往,沒有缺電,在台灣的能源發電中,太陽能提供了不少幫助!北投社大自行組裝自發自用的太陽能,在炎炎夏日裡,透過電器修復社唐坤政老師的巧手,和學員們一起在屋頂上,自行鋪設了約2KW的太陽能光電系統,而這些太陽能板的發電,加上儲能設備,就成為校園內夜間照明的電力來源。閱讀全文

【干豆好綠能電廠】陽光下的「干豆好」

公民電廠的概念類似民有、民治、民享。不同的人購買一片、兩片的太陽能板,集結後將發電的錢應用在社區、學校、學生補助……等不同地方,將能源帶進我們生活的領域。近年來,公民電廠的概念漸漸興起,台北市關渡國中的屋頂也將以公民電廠的模式增設太陽能板,提供給有意願任公的民眾共同參與公民電廠的出資!閱讀全文

擁抱陽光,能源轉型

近年來,氣候變遷的情形日益加劇,降低碳排放量將成為迫在眉睫的任務。為了減碳,政府推動長期的溫室氣體減量,並規劃階段性目標,期望在2050年排放量降至2005年的50%以下。台灣主要的發電型態是以燃煤為主,這也意謂著台灣能源轉型是不可避免的情形,能源轉型除了政府的規範與建設計畫之外,公民參與也漸漸成為一項趨勢。閱讀全文

【節電創能工作坊@北投社大】參訪節能教育基地-玩出超能力

這次環境教育活動特別安排參訪節能教育基地,節能教育基地是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於民國105 年成立, 希望透過導覽基地的過程,讓民眾認識自己家中電器的耗電量,並告訴大家有哪些方法可以節電; 以冰箱來說最好不要擺放超過八分滿,上層可以用氣泡布作一個簾子,減緩冷空氣因打開散失;燈具的部分可以採用Led燈, 尤其是家中設置有神明燈,傳統神明燈除了耗電外更有安全性的問題,如果可以的話強烈建議更換Led燈泡喔(大賣場都有賣喔~)! 課程中,吳素美老師跟大家介紹目前流行的桌遊,並帶我們玩「電力管家」這款桌遊,從遊戲中認識家電的用電量, 家電會有老化的現象,所以超過五年以上的電器,務必要自己健檢一下...閱讀全文

頁面

Subscribe to 台北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