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章

您在這裡

提前預購,為零剩食努力

2015年,從母親節蛋糕預購開始,主婦聯盟合作社為了真正落實「計畫性消費,計畫性生產」以及「零剩食」的理念,將作業時程提前。母親節其後的端午粽子、中秋月餅、年貨也都提前預購。生產者依據預購數量生產,不再提前估量,避免供應量過剩帶來的浪費。年貨品項多,配合生產時程,從 10 月就開始預購,很多社員抱怨預購的時候感受不到節慶的氛圍,等想到要開始備年貨時,預購老早就結束了!閱讀全文

營養與健康新觀點(下)——以社區為基礎的兒童體重控制計劃

我們將跟大家分享一個以社區環境出發來規劃的兒童體重控制計劃——「Shape Up Somerville」(改造薩默維爾),希望用這案例來跟大家一同探討生態式營養學的應用。閱讀全文

站在氣候變遷最前線的女性力量

在很多社區,女性因地位不平等,無法獲得氣候變遷的相關知識,好讓當地社區不論男女都能享受到更好的結果,而Celia雖處在氣候不正義的處境下,卻透過和其他成員共同合作,找出了解決方法、不只加強了自己家庭面對氣候變遷的韌性,也享受到了低碳發展所帶來的好處。故此,女性必須獲得足夠的資源、知識和訓練,以使她們能夠帶領社區面對氣候變遷及協助改變她們的家庭生活。閱讀全文

跨越藩籬的芭辣花 食物自煮最安心

以 1 名家庭主婦 1 天要煮 3 餐來計算,1 年要煮出1095餐,菜色要變化、準時、營養、經濟實惠、滿足全家人喜好,還要對抗層出不窮的食安黑洞,王南琦表示:「唯有拿回食物的自主權,才能做出令家人安心的料理。」閱讀全文

用食物連結彼此:大肚山上的食物森林

「這裡進展得很快,幾天沒來就會發現基地又變得不同了!」參與小小孩活動的彥綾媽咪說,每天都有許多社區夥伴來到這裡,繼續未完的農事。於是這片位於台中市西屯區的荒地,轉眼間,基地的水源有了,休息區遮風蔽雨的營帳搭起來了,作物的棚架、堆肥土坑也陸續完成,田間作物的種類與生長狀況更如雨後春筍般,迅速地滋長蔓延。閱讀全文

齊力抗空污 邁向無煤家園

在中南部,除了夏天,秋冬春都是空污嚴重時節,三不五時PM2.5飆高,空品監測站常出現紅色警戒或紫爆,讓人擔心孩子在戶外玩耍上體育課,甚至上學下課途中,都可能吸入霾害等有毒物質!這幾年,食安意識提升,我們努力幫孩子篩選飲食,讓他們盡量吃得健康,但我們卻對孩子每一分鐘呼吸的空氣惡化視而不見、無能為力?!閱讀全文

我們想要的未來能源:訪日公民發電運動記錄

台灣與日本能源結構相近,九成多的能源來源皆仰賴進口,但台灣的能源轉型推動如蝸行牛步。為進一步了解日本因能源自覺而被啟動的人民發電廠(PPP: People’s Power Plant)模式,我們遂召集 8 位對於公民能源自主有高度熱情的成員,在2015年11月底前往日本取經,希望尋找供未來在台灣推動民間綠電運動的真實案例。閱讀全文

為了2025的永續台灣 發起公民綠能合作社

2015 的《巴黎協議》後,我們希望再開一條人人都可以參與「能源轉型」的行動,作為我們告別核電,廣邀公民參與綠電的第一哩路,希望 10 年後,我們的生活可以從容選擇使用綠色的電力,實現不使用核電的生活。閱讀全文

氣候改變,我們更應改變

2015年,我們受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下稱婦權基金會)邀請,在COP21的「性別日」(12月8日)的週邊會議之〈挑戰刻板印象:女性運用資通訊科技於氣候變遷議題的創新參與〉研討會中,分享基金會近30年來在對抗氣候變遷的各種行動,希望讓國際看見台灣社區婦女的力量。閱讀全文

居家節電,就在燈火闌珊處

剛到歐洲念書時,讓我剛開始最不適應的其中一件事就是燈光,白天裡的教室通常是不開燈的,倒不因是歐洲的建築物就一定有多好的採光,其實當時教室裡的光亮程度,已是很多台灣老師會說:「再不開燈,眼睛要壞掉」的狀況。 當時我曾狐疑地觀察老師及同學們,但大家似乎都覺得只要還讀得到黑板、書本,就沒有開燈的必要,而且看來同學們的視力都還蠻正常的。 晚上回到宿舍後,黯淡的燈光也常讓我以為還沒別人回來,但其實,我的室友們都已在宿舍裡讀書了,但每個人都只開自己書桌上的那盞小檯燈。而且,當時水電都含在宿舍房租裡的,卻沒聽過任何室友嚷嚷說:反正電費都還含在房租裡,不開大燈白不開呀。(室友涵蓋歐洲、美國還有非洲同學)...閱讀全文

頁面

Subscribe to 專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