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為期一年的課程設計中,認識生產者與生產現場也是重要的一環,透過產地拜訪了解生產者的理念與難處,除了增進對本土非基改產業的認識,在推廣時也能分享更多故事與行動。 堅持使用本土黃豆的小型豆腐工坊 : 穿龍豆腐 上半年的產地拜訪,我們拜訪了種植大豆的學者農友李三陽、推廣大豆復耕的喜願行、第一塊非基改豆腐的生產者名豐豆腐,這一次則是前往拜訪規模較小的社區豆腐坊。 位在苗栗公館的「穿龍豆腐坊」,堅持使用本土黃豆,每日現做豆漿與鹽滷豆腐。由於豆製品是一般家庭餐桌上常見的食物,堅持採用本土黃豆,與農民契作黃豆,即是希望能藉此帶動本土雜糧的復興,成立至今,用本土黃豆製作已超過1000天。 一起來做豆腐,...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