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報導

您在這裡

食物不浪費/台中綠食育培訓

綠食育之剩食議題感想 台中綠食育議題志工培訓第四組學員 石毓菁 即將邁入夏季的台中,氣候是特別宜人,沒有冬日的空氣污染,映入眼簾的清晰畫面,讓人心情清爽美麗。 踏入教室時,講師Polly已經在前面等候大家,我其實非常期待今天的課程,因為等會兒有陽台種菜的手作活動,這堂課的主題是『剩食』。 其實,說到剩食,我的心情真是忐忑不安,原因無他,從小到大,我就是個標準的剩食者,在這個看似豐裕而又無憂的年代,我一直以為沒吃完的東西豬會幫忙解決,但這些背後居然是有這麼大的問題。 每年全球大約有1/3的糧食被浪費,在亞洲地區我們每人平均浪費了100公斤的蔬菜與80公斤穀物米飯,天阿!我居然浪費了3...閱讀全文

在地飲食文化/台中綠食育培訓

張瑋琦老師談在地食物系統:綠食育培訓課程(4/20) 「自己一年四季都會買蘋果來吃的,請舉手。」 張瑋琦老師在4月20日「在地飲食文化」課程的開場,便發出這個提問。此時,現場大約有五分之一的同學,舉起了手。 「蘋果真的一年到頭都非吃不可嗎?」老師緊接著向學員提出的這個疑問,讓大家遲疑了起來。 「因為小朋友愛吃,而且營養足夠。」有些學員回答了老師的提問。 「各位,一年當中,我只在台灣產蘋果的季節,吃在地的蘋果。」老師表示,蘋果的營養成分,許多在地當令的水果都可以補足,可是要讓蘋果遠渡重洋,一年四季都出現在超市賣場的架上,這樣的農業生產體系,要耗費多少資源?...閱讀全文

【社區農夫招募計畫】伴護植物與共生植物

不同品種、多元作物混和種植,可以顯著抑制病原菌擴散、遷移,因而降低植物損失機會。閱讀全文

【新竹非基改培訓】集結共購、共學的力量,推廣非基改議題

完成了四堂基礎課程,帶大家認識議題與先前曾努力過的行動,接下來兩次課程的設計,則是希望能協助學員們整理課堂所學,並討論後續的行動與學習需求。因此本週由合作社資深夥伴—蘇惠君來擔任分享者,從一塊豆腐談合作社共購力的集結,也帶學員一起回顧課程所學,並練習設計教案。 合作社共購力的集結 我們常說消費可以改變世界,合作社可以如何透過共購的實踐來支持非基改呢?惠君從合作社的第一塊非基改豆腐談起,與名豐合作開發非基改豆製品、契作非基改黃豆,並且透過教育讓消費者了解非基改的重要。合作社也常推出活動來鼓勵社員支持非基改,2013年為了支持本土非基改大豆復耕行動,合作社以「5000人喝出黑豆共購的好食力」...閱讀全文

廚房的隱形危機/食品添加物培訓

食安危機不僅只來自天然毒物、食品添加物、環境毒物的污染、農業或動物用藥的殘留,或是病原性細菌的污染和微生物毒素的生成等,其實加工過程中所產生的毒物,也是我們必須正視的問題。閱讀全文

農業的典範轉移/北部綠食育培訓紀錄7

「 2016 年綠食育種子解說員培訓課程 」是由我們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與我們的好姊妹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共同策畫。 基金會在「綠色飲食教育(簡稱:綠食育)」的倡議與行動已經累績多年的經驗,一直希望綠食育不只是教育行動,而是能融入日常生活的實踐行動。學員在經過綠食育培訓後成為綠食育種子解說員,將能夠在合作社站所與其所在的社區或是學校做更多的綠食育推廣,以下是我們課堂中的精彩內容摘要,分享給更多有志一同的夥伴共同學習。課程來到倒數第二堂,我們將要從農業發展來看為何需要綠食育,一起來瞭解「 農業的典範轉移 」! 種豆趣-響應國際豆類年 今日(5/19)的綠食育培訓,將要從「農業」...閱讀全文

打造綠食地圖 Yes, I CAN/珍食小組X龍安小小農夫課程後記5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在龍安國小的小小農夫系列主題課程來到了最終回,這次由昭儀帶來關於如何學會辨認友善環境、友善土地的餐廳、商家、農產品販售點的相關內容,希望此課程的引領使孩童更加注意、了解生活中販賣的商品據點,並自主建立起對環境友善的綠色飲食地圖。現代人除了自己下廚之外,外食族更佔有大半的比例,因此更應該學習了解如何選擇辨認對自己和環境都友善的商品據點,建立起正確的環境意識。閱讀全文

「能源教育基地解說員培訓」第三彈 居家節電輕鬆做

不知道怎麼著手家中節電的第一步嗎? 必須要先盤點家中各場域電器使用狀況後,才能有效訂定適合自家的節電策略,從無形中就能達到電器的節能,若有點資金,也可花點小錢購買可搭配電器節能的輔具,像是定時器、多開關式延長線、智慧插座等,老舊家電若要汰換則可挑選附有節能標章與有能源效率標示的電器,能源效率第一級的產品通常較第五級的可省下30%~70%耗電量呢!閱讀全文

【新竹非基改培訓】非基改豆腐的微革命─主婦聯盟的生活實踐

非基改培訓的第四堂課,我們希望能從更貼近生活的層面來談非基改議題,邀請參與主婦聯盟非基改議題推動多年的夥伴—張雅雲來擔任講師,分享主婦聯盟合作社排除基改的努力,如何從生產與消費層面來實踐非基改。這一次課程也安排了料理實作,作為學員日後設計推廣課程的參考。 大豆歷史小小說 豆製品在我們的餐桌占了很高的比例,我們對大豆的了解有多少呢?雅雲先帶大基認識大豆的種類與各國的傳統豆食物,例如日本的納豆與味噌、韓國的黃豆芽湯、英國的番茄燉豆子,以及台灣最常見的豆腐、豆漿、醬油。 整體而言,目前世界各國對黃豆最普遍的利用,是將黃豆榨成大豆沙拉油,再將剩餘的物質作成飼料或肥料。也因為如此,...閱讀全文

【校園自煮】好煮意食堂:早點好試做

你有吃早餐的習慣嗎?都吃些什麼?好煮意食堂的第二堂課,要帶大家思考「早餐與全球化」的關聯,並且在學校禁止用火用廚房電器的限制下,也要做出豐盛的早餐!這次邀請分享的講師來自台中「 清恬小舖 」,社會系畢業的老闆-毅綸雖然年輕,但參與過許多有趣的社區工作,現在因為喜歡吃早餐所以開了早餐店,希望能用消費改變社區,讓消費者練習吃「真的食物」,也讓小舖成為社區的食物教室。 你今天吃早餐了嗎? 大家平常都習慣在哪裡吃早餐呢?以現場的同學來說,大部分都是在外面買早餐,幾乎沒有在家/在宿舍吃早餐的,而學校附近各式各樣的早餐店,也提供了許多選擇,然而選擇早餐店並不等於選擇早餐,...閱讀全文

頁面

Subscribe to 活動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