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章

您在這裡

【與8歲小孩談核電】守護淡淡的幸福

「媽媽,政府現在還要蓋核電廠嗎?」 親愛的孩子,自從妳參加反核遊行活動回來,這個問題就經常圍繞在妳的小腦袋瓜中。可惜媽媽無法給妳一個安心滿意的答案。媽媽也很苦惱,為什麼政府不聽我們的心聲,趕快廢除危險的核電廠呢? 核電廠是危險的。孩子,妳對此真相深信不疑。因為妳看過日本311地震引發大海嘯而淹沒汽車房子的畫面、以及福島核電廠疑似爆炸之後,濃煙密布的影片; 「希望之國」影片,也讓妳明白,一旦發生核災,很多人會無家可歸;還有前蘇聯車諾比核災後,小孩身體畸形的照片,令妳不忍卒睹。 請原諒我這個狠心媽媽, 讓小小年紀的妳,就接觸核電廠存在高風險、高代價的相關資訊。媽媽看妳臉上的表情,...閱讀全文

【與10歲小孩談核電】請你們停止製造核廢料吧!

從來沒有想過要跟女兒談反核,也從來沒有想過女兒不反核。有那樣的爸,有我這樣的媽,有個反核的女兒,像是天經地義。怎麼跟十歲的她談反核? 自己從小抗拒被灌輸知識、價值,自己想通的,要叫我放棄就很難。有了女兒,當然不想把己所惡、施於女。我們母女對話,經常是女兒起了頭,我順水推舟。若找女兒來認真談反核,我會不自在。有一天,接女兒放學時,竟有了意外的開始。閱讀全文

【與10歲小孩談核電】舉家南遷 只希望全家一起平安生活

孩子,當媽媽得知爸爸要轉調台中時,你們知道我有多開心嗎?因為終於可以遷居到氣候不錯的台中,還可以離北部三座核電廠遠一點。 為什麼我會有這樣的想法呢?全都是因為福島核災的關係。閱讀全文

【與11歲小孩談核電】為自己的未來開始思考能做什麼?

半年多以前,我跟大部分的媽媽一樣,對核電廠的了解可能比家裡電鍋還少。甚至,我連核四廠是蓋在貢寮還是麥寮也搞不清楚。 2011年3月11日發生福島核災後,我們取消原訂七月到東京的旅遊行程,改到美國德州參加當地社區大學夏令營College for kids。但是飛德州的飛機一定都要到東京轉機,在成田機場等待時,怕熱的小乖馬上發現機場空調不像以前冷到讓人發抖,反而有微微冒汗的熱度。小乖問說怎麼會這樣?媽咪我只簡單地唬弄了幾句:「因為福島核災,日本開始分區限電,所以機場就變熱了。」那時候的我,對核災、核電廠的認識也僅止於此。 2012年年底,我開始參與南台灣廢核大遊行籌備工作後才漸漸了解,...閱讀全文

全球化食品風險治理:風險分配與社會民主(上)

原文刊載於2013全國NGOs環境會議手冊,主題為「全球化與食物風險」論壇 當代全球化食品風險特性 當代科技高度發展造成人類社會繼工業革命後再次的本質改變,其中一個重要改變即是過去人類生產與分配財富的邏輯與主題,逐漸變為20世紀第二現代 – 風險生產與分配成為首要課題。由於高度發展的科技用在快速的生產財富,而人類使用科技的能力大過於管理的能力,必然帶來的不確定而難以控制的風險,全球化的複雜性又將風險快速擴散並反饋於在地,此全球化風險成為當代最主要的普世議題。 食的需求是人每日生活切身相關的事情,現代社會沒有人能逃避食品風險分配與風險社會民主問題。...閱讀全文

全球化食品風險治理:風險分配與社會民主(下)

原文刊載於2013全國NGOs環境會議手冊,主題為「全球化與食物風險」論壇 (三)後福島輻射食品問題 目前福島核災對北太平洋污染可以說是持續而且嚴重而不可逆。國際海洋研究權威期刊「環境研究(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發表針對放射性汙染物質對太平洋汙染的研究報告,報告結論指出,福島核災已經造成北太平洋一半的海域的海水中皆驗出放射性物質,且照研究數據推估,2013年秋天汙染海域將延伸至夏威夷,並在2015年達到美國西部太平洋沿岸全域,屆時,太平洋的海水中的銫137含量將達到每立方公尺10~20貝克的高汙染濃度,...閱讀全文

【與10歲小孩談核電】二節課的思考練習

關於「反核」,可以講授面向太多,即便面對的是中年級孩子,依舊有許多可談的材料。然而,考量學生認知能力,以及整體課程進度,我僅僅規劃兩節課時間,就「輻射」及「核廢料」兩項與人體健康高度相關的議題,進行反核教學。 被遺忘的動物 首先,為求讓孩子有感,我選擇從「動物」面向著手。 《被遺忘的動物們: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警戒區紀實》是太田康介甘冒被輻射污染的風險,深入福島災區為動物們所拍下的攝影集。書裡那些倒下的牛、飢餓的狗、茫然的鴕鳥,眼底滿是濃濃的哀傷,孩子們看了全都心有不捨。 孩子表達對處境艱困動物的感情之後,我話鋒一轉,請孩子思考最重要的核心問題:「是什麼害得動物變成這樣?」多數孩子略加思索,...閱讀全文

「加工食品面面觀」課後有感

毒澱粉、毒醬油等食品安全事件持續發燒,政府正亡羊補牢想辦法為食品管理補漏洞,並希望食品藥物管理法盡速修正通過,身為消費者除了要求與期待官方為市售食品嚴加把關之外,也該思考我們的飲食習慣是否貪圖太多的口感、味道與方便,無形中助長了現代食品運用添加物魔法來增加賣相和討好味蕾呢? 以下是主婦聯盟台中分會2013年幸福餐桌課程春季班的學員素蓁的上課心得,寫的是第三堂課呂玉鈴主講的「加工食品的神秘面紗」,在此食品添加物氾濫、屢屢造成食品安全危機的時刻,了解我們每日餐桌上的食物真相,反璞歸真多吃真食物、少吃加工食品,是追求安全健康的王道與不二法門~ 你知道你每天吃進多少加工食品嗎?...閱讀全文

自然、道德、和上帝之間的關係 ── 再思「反核是為了反獨裁」

我們應致力於研究人性化的技術,讓大地健康、美麗與持久。 永續發展之父 舒馬赫(E.F. Schumacher ) 核四公投千里苦行 1991年,林義雄律師與張國龍教授等人發起創立「核四公投促進會」,並發動數波徒步行走全臺的「核四公投千里苦行」行動。廿多年來,以苦行和教育,傳遞非核家園的信念:核電不但不安全、不經濟、不永續,它更是違背常理、沒有人性、不負責任、極不道德的「科技經濟政治組合而成的邪惡三位一體」。 然而,今年3月1日,行政院長江宜樺宣布願意接受核四停建公投檢驗!由於公投議案若因投票人數低於50% 而未通過門檻,公投案就遭到否決,所以公投題目的設定才是關鍵。主張續建核四的國民黨,...閱讀全文

【與14歲小孩談核電】地震帶上的台灣核電廠

你們應該知道什麼是「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吧?九年級的地球科學課本告訴我們,板塊相交接處,都會是地震較多的區域。而相較於「阿爾卑斯地震帶」,以及「大西洋中洋脊地震帶」,地球上90%的地震以及81%最強烈的地震都是發生在環太平洋火山帶,所以環太平洋火山帶也是地球上最常發生地震的環狀區域。 在這個地震最劇烈頻繁的區域上,只有兩個國家蓋了核電廠。一個是日本,一個是台灣。也因為這樣,去年美國的報紙指出全球排名最危險的核電廠,台灣、日本通通上榜。更簡單地說,被認為是最危險的核電,就是蓋在這個地震帶上的核電。 再運用一下我們中學生的地科知識(請偷偷記下,說不定會考喔)。大家沒想到的福島核災,其震央就是位在三個板塊交界之處。海的板塊,如同一個履帶,不斷地沈沒到大陸板塊之下。太平洋海板塊、菲律賓海板塊推向歐亞板塊,造就了日本與台灣諸島的形成。推擠之中的摩擦與小彈動,對我們來說就是一大災難。閱讀全文

頁面

Subscribe to 專欄文章